title

標題 / 弱勢家庭探訪與關懷事工      編號 / 17
發佈時間 / Thu May 22 17:39:14 2008      發佈者tief    
◎弱勢家庭探訪與關懷事工
作者:陳麗寧

(一)前言:
工福在萬華地區的弱勢家庭事工,最早期是藉著醫院探訪或是公園佈道而得到個案。我們探訪的對象是慕道友及初信者。這幾年來,因著與當地國小的輔導室及安親班合作,我們藉由孩童問題進入家庭探訪,至今已達十年。

(二)團隊事奉與流程:
主要的目標就是「接觸兒童與青少年,贏得父母全家歸主」,神給我們很清楚的異象,神也親自成全。

我們事工的流程包括兩個團隊(婦女志工及大專志工)配搭事奉,每年我們從學校得到二、三十個家庭個案,之後每週六會在學校舉辦「彩虹品格營」營會,藉此大專生開始與學生接觸。每一次活動,我就會特別注意與孩子互動的狀況,待品格營結束後,大專生便分享小組的狀況,我們藉此了解更多孩子的情況與訊息。

在品格營進行約一個半月後便進行探訪,我會先透過幾次電話與家長建立關係,從而自我介紹。因為是透過學校的關係,家長對我們較放心,在第一次的電話中,會先談四十至六十分鐘,尋找接觸點,也會談到這孩子可稱讚之處(這些孩子常常在學校表現上受否定),末了話語中就提及,若有一天經過他家,會帶一個禮物給孩子,通常如此就比較不會受到反對,否則過往經驗,對方很容易以「我很忙」或「我家很髒」作為拒絕。

我們從品格營與孩子的互動中,瞭解個案處理的迫切性與優先順序。在深知這些個案的狀況後,神讓我和宣教士及婦女志工配搭而進入家庭。有時同一個家庭由不同的時間點進入,觀察他們的親子互動及清潔習慣,得知此家庭急迫的關懷點與真正的難處,整個志工團隊就能掌握他們真實的需要。

所以,在品格營發現的特殊個案,我們與志工一起禱告,求神賜下智慧,再進入孩子的家庭深入了解,敏銳的發現問題,再轉到學校的輔導室或與當地社工協調(這些探訪紀錄,也是具急需性及保密性的)。

(三)經驗分享:
進入家庭探訪後,有過往的經驗,就是因著對這些家庭的憐憫,有的志工會想要掏錢相助,曾有一個家庭的阿嬤在幾次探訪後竟說:「算算我們需要五萬元就可以信耶穌!」真是體認到憐憫需要打「長戰」,而且個案又多,我們給予急難補助,或幫忙找工作,有些個案也需要轉介。

關於慈惠的行動,在SARS疫情之前,我們會進入需要的家庭打掃。個案家庭常常看到一個美好的見證,就是雖然他們還沒有進教會,但是教會的人已經到了他們家服事。這些基層勞動者,需要我們常常到他的家,而不是一次探訪後,就要他去教會,因為他們知道來者的「目的」後就會拒絕,我們一直到個案有家庭聚會後,才會轉介到教會。

於美南浸信會宣教士的家鄉,每年聖誕節會有短宣隊前來。此時恰為品格營的最後一次活動,正可安排親子一同的節目,我們從而認識所有的個案家庭,且是在沒有壓力、自然的情況下,延續之後的探訪行動。

另有節日性的探訪,如聖誕節的報佳音,及於平安(七)月,在孩童心中懼鬼的不平安時,藉以「耶穌趕鬼的故事」作探訪開端,而進入家庭。另外探訪也可以從背金句的遊戲、聖經故事、一起觀看好消息頻道的方式自然切入,目標就是讓全家歸主。
(工福同工)


 
附件:9  
發佈者來自 / 59.115.169.30

上一篇     下一篇     修改     回信息列表

回首頁